发布:2025-06-25 阅读:73
从村办企业的手工加工,到如今产值超16亿元的产业集群,盐山庆云机床装备产业走过了五十余载风雨历程。面对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如何突破瓶颈、转型升级,成为摆在盐山庆云人面前的重要课题。近年来,盐山县庆云镇向“高”攀登、向“新”发力、向“前”而行,以刀刃向内的勇气补强产业发展短板弱项,以一系列创新举措全力开创机床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岁月沉淀铸辉煌:
五十年铸就产业根基
上世纪70年代初,盐山县庆云镇大杨村的一间村办企业里,几位手艺人拿起工具,开始了机床防护罩的手工加工。谁也没有想到,这看似普通的举动,竟成为机床附件行业的起点。
从那时起,星星之火在盐山庆云这片土地上逐渐蔓延,历经50多年的持续发展,以庆云镇大杨村、前堂村、后堂村、小杨村、孙八里村等为核心,一个辐射周边近20个村庄的机床附件生产、研发、销售基地拔地而起。
在庆云,许多家庭几代人都投身于机床附件行业,他们的故事,是机床附件产业发展的生动缩影。“我们家从父辈开始从事这一行业,从最初开设‘小作坊’做简单加工,到建立公司引进机械进行大批量生产,企业规模越来越大。”沧州艾森特机械制作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恒说。大学毕业后,他开始参与公司经营管理,聚焦“国产品牌、替代进口”,在加快产品研发、开拓销售渠道等方面不断探索。如今,公司已与河南矿山、济南邦德、武汉重型机床厂、中国通用昆明机床厂等大型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众多客户进行国产化改造,公司产品打破了国外垄断、实现了进口替代。
几代人的披荆斩棘,换来了产业的一次次跨越。据统计,盐山县目前共有机床附件企业925家,其中实体企业489家。2023年,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3.16亿元,完成税收4918.92万元;2024年,销售收入增长至16.12亿元。
“如今,盐山机床装备产业的产品早已不再局限于单一的风琴防护罩,而是拓展到拖链、排屑器、机床内外防护等十几个品种系列、上百种产品。产业带动了1.5万余人就业,成为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盐山县庆云镇党委书记付书君说,这些产品的市场影响力更是不容小觑。拖链占据全国市场40%的份额,排屑机占据35%的份额,防护罩也占据了20%的份额。
从村办企业的手工劳作,到如今企业的快速增长、多点开花……盐山庆云机床装备产业的不断发展,不仅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更积累了深厚的产业底蕴。
破局路上谋新篇:
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
尽管成绩斐然,但在繁荣的背后,盐山庆云机床装备产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企业生产受场地限制、产业内企业流失严重、品牌塑造缺乏龙头带动……这些问题,成为阻碍产业发展的堵点和痛点。
面对重重挑战,庆云镇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迎难而上,积极谋划、精准施策,以一系列创新举措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产业园区是项目落地、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科学合理布局产业、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增强产业发展动能,园区化、集群化是必然趋势。”付书君说,近年来,庆云镇经过深入调研,积极盘活土地资源,强化土地要素和厂房资源保障,分两期规划建设盐山机床附件产业园,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做好园区内供水、排水、供电、供气、道路、通信、场地平整等保障工作,健全载体功能,优化综合环境,提高服务产业、企业发展的承载能力和供给水平,为企业入园提供良好条件。
“前些年,我们还是村里的‘小作坊’,由于场地有限,企业难以扩大生产规模,无法承接大型订单,还经常出现产品质量不稳定的情况。不仅影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也损害了机床装备产业的整体形象。”沧州昊海机床附件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志勇说,自从来到了产业园“安家”,企业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如今,企业拥有了自己的专利和品牌,被认定为河北省高新技术企业。企业生产的机床外防护、钢铝拖链、排削机等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了一定份额,还成为德国、日本、西班牙、捷克等国外机床机械的配套产品。
盐山县万鑫机床附件有限公司、河北莱森电器有限公司、河北尚诚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同样是“入园”发展的受益者。“产业园的惠企政策和优质服务,为企业的成长提供了‘沃土’,企业可以‘轻装上阵’专注发展。”万鑫机床附件公司董事长李荣健介绍,没有了后顾之忧,企业开始向着转型升级、科技创新的方向不断迈进。目前,公司已成为集研发、开发、生产于一体的专业制造厂家,拥有自主专利20余项。随着这些科技成果的不断转化,公司产品也走出国门,走向国际,相比之前产值整整翻了10多倍。
“小作坊”搬进了大园区,不仅产业越做越大,还有效带动了周边百姓就业,鼓了群众的腰包。
“我平时负责风琴护罩的制作,工作强度不大,离家也近,一个月能挣3000多元。”产业园附近高金村村民刘小萍高兴地说。
刘小萍所在的沧州金鑫数控机床配件制造有限公司,专注于机床功能部件及附件的制造,主要产品涵盖防护罩、钢铝拖链、排屑机等多个系列。“这些天,我们正在进行宣传短视频的制作,希望通过网络平台,进一步提升公司知名度,把我们的优质产品介绍给更多人。”公司负责人张超说。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园区平台的搭建、产业链条的紧密合作,带来了“蝴蝶效应”。
如今,机床附件产业园区,共吸纳26家企业落户。在这里,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企业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实现集群化发展,推动机床附件产业不仅在量上实现了飞跃,更在质上实现了蜕变。
未来,现代化的产业园区将成为盐山庆云机床装备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推动产业集聚发展,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
行业协会聚合力:
企业实现“抱团”发展
常言道“独木难支”,众木成林则能有效抵御风浪。
在机床装备产业发展进程中,盐山县机床附件协会一直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从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到2025第九届沧州国际数控机床及智能装备展览会,从大疆公司深圳总部的生产车间到华为总部的数字化转型展厅……机床附件协会组织从业企业学习考察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歇。
“善于学习,就是善于进步。我们通过组织外出学习就是通过‘走出去’拓宽眼界,学习企业转型的理论方法和具体实践,了解先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之道,把优秀经验‘带回来’,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企业提质增效。”盐山县机床附件协会会长赵金峰说。
这只是协会服务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协会聚焦当好引领行业发展的“风向标”、当好连接政府与企业的“连心桥”,为企业、行业谋求更好的发展,成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和催化剂。
“协会离企业最近、了解企业最深,深知企业发展需求。企业发展的痛点,就是协会努力的方向。”赵金峰说,协会成员单位覆盖机床附件产业从设计研发到成品生产到贸易销售等整个产业链。协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企业品牌塑造、降低经营成本、拓展销售渠道等方面提供更多服务,促进企业抱团发展形成合力。原材料成本是生产成本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机床防护罩加工所用原材料,是大多机床附件企业的“必需品”。之前,各企业到天津、上海、江苏等地单独采购,因为所需数量少,价格一直偏高,而且供货不及时。协会了解情况后,积极对接生产厂家,由协会统一采购,不仅成本降低了20%,而且商家送货更加主动及时,协会内上百家企业因此受益。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品质量是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此,协会在制定行业标准、做好行业企业产品质量监督基础上,为合格企业发放“协会企业产品质量认证——产品质量优质企业”标识。一方面,客户能够凭借质量认证选择到优质产品;另一方面,质量认证也能推动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打造优质优价的质量竞争型生态,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
“下一步,协会将继续组织各类交流活动,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引导企业抱团发展,努力将机床附件产业打造成为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现代化产业集群。”赵金峰信心满满地说。
展望未来启新程:
砥砺前行再谱华章
胸怀山海,满目星辰。
从历史中走来,在挑战中奋进,盐山机床装备产业正站在新的起点上。尽管前方道路依然充满挑战,但庆云镇已经明确了方向,以坚定的决心和创新的举措,向着高质量发展目标奋勇前行。
现代化产业园区拔地而起,为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龙头企业不断涌现,产业集群效应日益凸显;创新能力显著提升,高端产品研发取得新突破……未来,随着各项政策举措的逐步落实,盐山庆云机床装备产业将不再是简单的加工制造,而是向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产业高地迈进,成为推动沧州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之一。
站在时代的潮头,盐山机床装备产业的发展故事还在继续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