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中心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拒绝西方“卡脖子”,中国机床如何逆袭?美国3次求购均遭拒绝!

发布:2021-04-19  阅读:783

华中科技大学张海鸥教授带头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铸锻铣一体化3D打印数控机床。曾获得多项国内外大奖,美国公司3次求购被拒,这个数控机到底为什么这么牛?

01数控机床是什么?

我们都用打火机烧过塑料,融化的塑料像液体一样,可以随便改变形状,这就是3D打印数控机床最初级的原理。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研究员拿来两种塑料加热成液态,通过自动化设备一点点的像挤牙膏一样挤出个三维塑料模型。这是最早的3D打印的应用。

当时的工艺只能融化塑料做零件,随着科技的发展,3D打印数控机床慢慢可以融化金属做零件了,方式和电焊类似,将熔丝融化进行焊接。不过3D打印数控机床更加高端,可以融化金属直接制作需要的零件。前期只需要在电脑上,用CAD等绘图软件设计好,植入3D打印数控机床系统,程序开始自主学习,并操控机器手臂进行打印,通过OCR,也就是智能视觉识别系统的紫外线或者激光校准测量系统,自主判断打印的零件是否存在瑕疵,并进行修改。

金属打印需要高温,对于热源的温度要求就比较苛刻,一般可以用激光加热、光子束加热、等离子加热,但金属融化过程中容易受到温度、大气、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造出来的零件会特别软,俗称金属抗疲劳性严重不足,而且这样造出来的零件会存在裂纹、疏松、气孔、或者压根不能成型,这就是一般3D打印数控机床的毛病,只能造个外形没有“内涵”。那如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关注我,了解更多中国科工的真相。

考虑到现在3D打印数控机床的局限性,张海鸥教授团队研究了一台铸锻铣一体化3D打印数控机床。目的是制造出有外形又有“内涵”的零件,铸锻铣一体化3D打印数控机床融化金属使用的是电弧产生的等离子体,优点是光源便宜,温度高,但是缺点是温度比较难控制,等离子容易把金属融化成液态,成不了型。

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降低电流,使等离子体的温度下降,进行铸造。但是打印速度也会下降,张教授决定不给焊枪降温,而是给融化的金属降温,在焊枪口,加装一套智能降温系统,通过OCR和温度感应设备,盯着整个打印过程,有什么变化,马上给金属进行降温或者升温,完成铸造过程。

有了外形还不够,因为这样的零件比较软,根本不具备功能性,而古时候铁匠锻刀,都需要拿锤子砸击,提高金属的韧性,张教授想到的“锤子”是激光脉冲,脉冲可以产生动能,进行锻造,接着只需要增加一个刀具。就这样,可以进行切削和打磨,把铸造、锻造、切铣为一体的3D打印数控机床被制造出来了。

但考虑到有些零件是合金,需要对两种及以上的金属融化焊接,两种金属的熔点肯定不一样,利用智能降温系统,增加了智能辅助系统,调整系统的灵活性,终于制造出高精度的铸锻铣一体化3D打印数控机床。

听着很厉害,但你知道吗,我们国产机床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02中国数控机床如何迈向高端?

在张海鸥教授的3D打印数控机床出现之前,我们传统数控机床和欧洲产品存在代差,目前我国数控机床企业主要在中低端市场,低档数控机床占有率约85%,中档数控机床占有率约66%,高档数控机床仅约7%,也就是,93的高端机床市场都被外国产品占据了。一旦西方断供,我们就会面临卡脖子的局面。要知道,我国可是第一大机床市场,很多外国机床企业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但我们国家的企业却很艰难。关注我,了解更多中国科工的真相。

数控机床最核心的零件就是电动主轴,最优秀的企业在德国、瑞士和英国,机器臂的打印和切削都是通过滚珠丝杠的旋转,控制着传动精度,对机床上的刀具控速,机械臂的移动导轨则是控制着加工精度,德国高级数控机床的误差一般小于0.001mm,而我们大概在0.002mm,虽然看着差不多,但精密加工是不会允许这样一个看起来非常小的误差存在的。

这几年我们数控机床的技术发展很快,主要一个原因就是制造业的高速发展,让我国成了世界加工厂,市场不断扩大,国外车床的价格居高不下,庞大的市场需求促使很多国企和民企开始研发机床,低端的数控机床便宜,发展最快,因为用得最多,反馈得也多,所以发展迅速。

中端市场曾一度被日本发那科垄断,但是这几年随着我国产品的升级,加上国产的价格比日本的还要便宜,很多企业开始选择国产品牌,用得多升级就快,我国中端机床在世界很有竞争力。

高端市场拼的就是底蕴,包含了冶金工艺、测量器件、数控铣头、数控系统、刀具等,高端市场都被欧洲垄断,但是我国高端机床也在不断进步,原因就是国家级项目比较多,这些大项目不敢用国外的产品,所以也促进国内高端机床的发展,但区别是稳定性和制造速度,这和德国还有较大差距,我们生产的残次品多,效率低,用于军工是可以的,因为军工产品是不考虑成本的,但是商用就不行了。

低端没利润、中端又内卷,高端没市场,干着最辛苦的活儿,却拿着最少的钱,这就是现在国产机床面临的困境。铸锻铣一体化3D打印数控机床,能改变这种局面吗?

作为一个靠谱的科普作者,我可以告诉大家,铸锻铣一体化3D打印数控机床的横空出世,确实让我们在高端数控机床领域有了一枚特别的定海神针,因为传统领域我们确实很难超车,尤其是德国、意大利还有瑞士在高端机床牢牢占据头部市场,日本所谓的“工匠”精神,也没有让他们的技术超越欧洲,甚至被我们甩在身后。

现在有了这款3D打印数控机床,我们实现了“弯道超车”。和传统高端数控机床最大的区别是,数控机床做的是减法,把模具切削成自己需要的产品,但是3D打印数控机床是直接铸造出需要的产品,是加法。

铸锻铣一体化3D打印数控机床,打印的通用零件,经过测试,甚至比国外高级数控机床直接切削的零件质量还好,目前中航科、商飞、中航发、中航空等国内顶尖科研单位,已经开始使用。咱们歼20的发动机、直-20的传动器、运20都在使用,还可以打印专用零件,航发的叶轮、“复兴”号的传动轴、C919的复合材料,比起高级数控机床制造的还要好。

“十四五”和“中国制造2035”明确了制造业转型升级,未来对高端机床的需求肯定是持续扩大的,尤其是航空航天、核电与能源、电子与信息、船舶与动力、武器和通信等重点领域,对于高铸锻铣一体化3D打印数控机床的需求是嗷嗷待哺。

很多欧美公司慕名而来,包括美国通用、波音、空客一众知名巨头,国外目前没有铸造铣一体化3D打印技术,也没这方面的技术储备,开发也需要一段时间,还避不开我们的专利,当然这些公司买我们的3D打印数控机床目的,就是希望提高零件的质量,但都被张教授拒绝了。为什么拒绝?很简单,这种核心技术当然是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不知道美国被拒绝的时候,心里是何感想?美国在芯片、光刻机、5G、航空航天等方面对中国进行封锁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也会尝到这种滋味?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说的大概就是美国吧。